临江仙·寄友
佚名〔未知〕
柳绿花红莺燕舞,京都料峭风微。菊香书屋奏琴徽。明月依旧在,何日彩云归。
地覆天翻君亦老,东征北伐声威。草山薄雾拂单衣。我今寻老友,把手话心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树绿了,花儿红了,黄莺和燕子在欢快地飞舞,可京都里还带着点寒意,风轻轻吹着。菊香书屋里,有人在弹琴。天上的明月还像以前那样挂着,可什么时候才能等到那美丽的彩云回来呢?
这世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也渐渐老去,回想当年东征北伐的岁月,真是声势浩大、威风凛凛。草山上的薄雾轻轻拂过单薄的衣衫。如今我来找老朋友,想握着你的手,说说心里话。
注释
料峭: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力寒冷、尖利。
声威:声势和威势。
简析
此词以春景起笔,柳绿花红间藏料峭风,显时节与心境的微妙。菊香书屋的琴声、依旧的明月,衬出 “何日彩云归” 的怅然。下片转忆往昔,东征北伐的声威与如今的地覆天翻、君已老形成对照,草山薄雾添沧桑感。末句 “寻老友,话心扉”,将岁月感慨与故人情谊融于平淡语中,蕴藉深沉。
孝丐
佚名〔未知〕
丐不知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直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蔽舟系柳阴下。舟虽蔽,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不识自家
佚名〔未知〕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门,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而怪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毋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