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思

陆游 陆游〔宋代〕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砧杵 一作:衣杵)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之人,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
无所事事的时候感觉一日长似一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
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
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

注释
欲:欲望。 驱:赶逐。
浪迹:到处漫游,行踪不定。
休:此处作“忘了”解。
井梧:水井边的梧桐树。
元龙百尺楼:一典源于《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陈登曾任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陆游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成,升宝章阁待制,致仕。陆游以《秋思》为题的诗颇多,此诗见《剑南诗稿》卷四十七,据第六句“井梧摇落故园秋”可知,当为陆游致仕后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徐有富·千家诗赏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 成松柳·名家讲解千家诗·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

简析

  《秋思》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借秋日之思道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英雄寂寞。首联通过正反对比写出其闲散江湖的落寞感;颔联由“闲”引发开去,抒写他度日如年,将天下大事付之一醉的牢骚和不平;颈联用砧杵、井梧的秋日景色烘托情绪,更显悲凉;尾联用陈登的典故收尾,并回应开头,指出诗人渴望收拾河山、报效祖国,然而英雄无用武之地。全诗风格悲壮苍凉,含蓄点题,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赏析

  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向往闲适而又不能闲居的心情。虽然诗人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虽说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他要放眼远望,而又无楼可登。诗人之心何曾清闲得了?倒是种种矛盾想法在心中纠缠;使得他更加郁闷。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236篇诗文  114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 向滈〔宋代〕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花

宋祁 宋祁〔宋代〕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