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雀桥初就咽银河
和凝〔五代〕
雀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岂能月里索嫦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鹊桥刚刚搭成,二人就在银河上抱头痛哭。但今夜相会的不是牛郎,而是我这个姓和的仙郎。
若不是昔日登科及第,哪有今日月下寻艳之乐?
注释
雀桥:即“鹊桥”。
初就:刚刚搭成。
咽:哭泣,哽咽。
自姓和:和凝自称。
攀桂树:即折桂,比喻科举中第。
和凝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54篇诗文 45条名句
河传·秋雨
阎选〔五代〕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书评
李煜〔五代〕
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窘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徐浩得其肉而失于俗;李邕得其气而失于体格;张旭得其法而失于狂。献之俱得之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此历代宝之为训,所以敻高千古。柔兆执徐暮春之初,清辉西阁因观《修禊叙》,为张洎评此。